close
曾經,古老的絲綢之路為我們留下寶貴的歷史啟示;今天,“一帶一路”將再次書寫合作共贏的王智明 老虎新篇章。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之際,各網媒平臺紛紛推出相關專題,透過這一聚合傳播形式,透過網媒平臺的潛心挖掘、細心采集、用心設計,呈獻給用戶的是多樣且不尋常的“一帶一路”。
情景相融:“央網”內容貼心暖心通心
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帶一路”建設已經把中國同沿線各國的發展相結合,把中國夢和沿線各國人民的夢想相結合,正不斷充實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構想。
在人民網首頁的突出位置,呈現著“一帶一路”的諸多內容。民心相通,語言先行;民心相通,使者先行;民心相通,人文先行,這其中,圖解形式成為其重要內容展現手段,《一張圖告訴你:到底什麼是“一帶一路”?》《圖解:“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日程》《圖解:教育人文交流厚植 “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圖解:教育人文交流為“一帶一路”建設厚植民意根基》等,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與插圖在較短時間內為受眾梳理瞭國內外關註的“一帶一路”要點,帶用戶一圖瞭解“一帶一路”精髓。
每一首詩,都有故事;每一座城,都有歷史,看不盡,品不完。人民網在開辟的《一帶一路·合作共贏》專題中,以新聞聚合與獨傢策劃解讀為主線,特別推出的《平平仄仄走“絲路”》,更是引領用戶在一首詩中感受著一座城。
其實,“一帶一路”倡議之所以在不長的時間內取得明顯成效,最根本的原因是順應瞭世界發展的潮流和中國自身發展的根本要求。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能夠吸引眾多來自世界各國、各地區的代表與會,體現瞭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建設和高峰論壇的支持和期待,也折射出“一帶一路”已從中國倡議上升為國際共識。為此,自4月19日以來,人民網強國論壇特開設《共商 共建 共享——“一帶一路”大傢談》欄目,從全球治理、投資便利、企業參與、講好故事等多個角度闡釋“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意義,並與網民就“‘一帶一路’構築國際產業合作新空間”“‘一帶一路’與對外文化傳播”等話題展開交流,吸引瞭不少關註。
提起“一帶一路”,也許還有人覺得距離自己太遙遠。其實,在不知不覺中,它已經真真切切地影響到瞭我們的生活。從旅行到海淘,從文化到美食,從貿易到就業……在新華網推出的專題中,給人印象深刻的是互動專區推出的《“一帶一路”言途》,在“一帶一路”的途中言說用戶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由此也帶來瞭頗高的網民參與度。網友“踏雪尋梅”就說道:“‘一帶一王智明 旅館路’讓年輕人留學有瞭更多選擇,連看電影都不再隻是好萊塢大片而已。將來,創客們自由揮灑的天地也就更大瞭。”
在《特別策劃》板塊,新華網特派記者“熊貓通通”坐上瞭中歐班列,“熊貓夢夢”搭乘“中遠荷蘭”號,這一路,他們看遍瞭“一帶一路”沿線好風光、好項目……看到瞭“一帶一路”倡議下的設施聯通、貿易暢通,更感受到瞭民心相通!而這種感受也通過虛擬形象帶著親近感傳遞給瞭用戶。
提到神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這回新華網也嘗試瞭一把,5月13日,由新華網制作的《Let’s go Belt and Road一帶一路 世界合奏》在江一燕傾情獻唱的過程中,動畫人物與“一帶一路”各國各地名勝趣味結合,一曲下來,讓用戶感受到瞭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京劇與說唱、虛擬與現實……而新華社全媒報道平臺第一工作室、新華社國內部、新華網聯合出品的“一帶一路”微視頻《大道之行》也以一種全新方式打開世界,帶用戶進入到一個超乎想象的時空。
由點及面:多側面多特色綻放光彩
“一帶一路”是新時期重大發展倡議,不僅在國際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國內各地也爭相融入。重慶就正在抓住機遇,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那其他城市又在怎麼做呢?透過地方網站華龍網我們看到,包括重慶、上海、廣州、鄭州、泉州等在內的18個省份的多個節點城市,大傢都蠻拼的!上海正依托開放實現3個突破;廣州正建設國際航運、物流、貿易中心;烏魯木齊正發展面向中亞交通樞紐;泉州正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透過專題中的系列報道,向各地傳遞著建設“一帶一路”,開放合作是路徑。兄弟城市間攜手合作,取長補短,共建共享,才能讓這條路越走越寬,綻放出新的時代光彩。
而南方網則發揮其自身評論優勢,自5月3日起推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系列評論,圍繞“緣何國外媒體高度關註‘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帶一路’如何讓普惠世界之光照進現實”“‘一帶一路’‘朋友圈’是如何越來越大的?”等展開,觀點獨到、立意鮮明,對用戶客觀理解“一帶一路”拓展瞭思路,提供瞭參考。
在圍繞“一帶一路”的相關專題報道中,新浪新聞推出的系列專題及內容產品在眾多網媒專題中可謂特色突出。
綜觀各媒體“一帶一路”專題報道,新浪新聞的《一帶一路 大國之翼》專題內容深度、角度、高度、溫度兼具,且形式有H5、短視頻、互動討論,形象具化瞭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兩個延展。更重要的是借助新浪國際的全球資訊覆蓋能力和國際資源積累推出瞭眾多獨傢內容,在各專題報道中特點鮮明、主題深刻。
其實,國際新聞需要帶給用戶更多價值,這一價值不僅是快速獲得資訊的快感,還必須引發思考,讓用戶從中獲得知識和啟示。不同於一些追求短視頻、快資訊的媒體,新浪國際沒有停留於對上遊新聞信息的單純整合與傳統分發模式。而是幫助用戶“把關”,甄別值得看的內容,還原更多視角,更剔除標題黨與假信息。在有深度的跨國對話方面,其推出的《大使說》聯合權威媒體深入探訪“一帶一路”核心國傢,解密不為人知的外交趣聞,以短視頻欄目形式呈現,展示深度內容。而《智囊團》帶用戶傾聽全球頂尖智庫暢聊“一帶一路”倡議影響下的國王智明計民生,將文字與語音相結合,集納於移動端互動產品之中。
此外,@頭條新聞發起#中企跨國之路#,話題熱度高且有引導力,使用企業故事很好地承載瞭“一帶一路”。透過多視角、多層次的頭條新聞內容,“超牛成就”可以為網友科普知識,“外籍員工”自帶獵奇屬性,“海外驚險”和“心酸事兒”為網友娓娓道來諸多有溫度的故事,引起瞭受眾的諸多共鳴。(記者 李雪昆)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推薦閱讀
習近平“4·19”講話一周年 發生這些改變
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一年過去瞭,讓我們再次重溫總書記4·19講話,看看我國網信事業的新進展、新變化,感受國傢的進步、百姓的收獲。
【詳細】
獨傢:傳媒界全國政協委員知多少
2017年全國兩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齊聚北京,共商國是。傳媒界的政協委員都有誰,他們帶來什麼提案,關註哪些話題,人民網傳媒頻道特地予以梳理,以饗讀者。
【詳細】
全站熱搜